- Time:2025.06.10
- Browse:774
近年来,深静脉血栓(DVT)已逐渐从“小众风险”转变为大众健康话题。尤其是随着高龄化加剧、手术增多、静态生活方式普遍,DVT 及其最严重并发症——肺栓塞(PE)已成为临床中必须严肃面对的“沉默杀手”。
近期两则来自临床一线的新闻再次将 DVT 推到了聚光灯下:
01、一则罕见疾病引发的复发性血栓病例
就在2025年6月,《Cureus》期刊发布了一篇引发广泛讨论的临床警示报告:
“一名确诊 Behçet病的中年患者,因反复出现下肢水肿、沉重感,被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。尽管接受了标准抗凝治疗,患者的血栓仍在多次复查中反复形成。进一步分析后,医生发现关键在于 Behçet病的血管炎机制,导致患者血管内皮反复受损,触发持续的血栓形成反应。”
知识拓展: Behçet病是一种罕见系统性血管炎,可能累及大中小动静脉,免疫介导的血管炎症是其主要机制。该病在中国东北、西北等部分地区偶有较高发病率,青年男性为主要受害群体。
报告重点指出, 针对这类患者,仅靠抗凝药物并不足够,需要在抗炎与抗栓之间找到动态平衡,并配合影像学监测、血管外科支持、甚至早期介入治疗。
专家观点: “Behçet病合并DVT的诊疗,最怕的就是‘常规对待’。这类患者的病理机制和反应曲线与普通术后DVT完全不同。应当早期引入多学科(MDT)讨论,必要时辅以物理预防设备,减轻下肢血流瘀滞。”
02、一项本土介入设备的首次成功临床应用
就在本周,吉林省人民医院传来好消息:
“2025年6月9日,该院血管外科团队成功完成一例DVT介入取栓+滤器置入手术,这是国内首次在临床中使用 Tendfast® 外周静脉取栓支架系统,同时配合植入国产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,为高危DVT患者构建了“双保险”。”
术中亮点包括:
- 使用 Tendfast® 微创器械快速“抓捕”血栓,不依赖药物溶栓,避免出血风险;
- 取栓完成后立即在下腔静脉植入滤器,防止潜在血栓脱落引发 PE;
- 整个术程时间短,创伤小,患者术后恢复良好。
术后总结: “以往我们使用进口设备,不仅成本高、取出难,还可能存在兼容性问题。这次使用 Tendfast® 与国产智能滤器联合,手术操作更顺手,术后反馈也很好。希望这种组合能逐步普及。”——主刀医生如是说。
03、医学观察:DVT 防治正走向“组合拳”时代?
回顾上述两则报道,虽然一个是基础疾病引发的复发性血栓,一个是介入技术的新突破,但都指向了同一个趋势:
DVT 的防治早已不是“抗凝药+床上静躺”这么简单了。
从高危人群识别→ 早期影像干预→ 智能介入设备→ 术后出院后的持续物理预防,DVT防控正在走向“全过程、全场景”的组合策略。
其中,物理防栓设备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。 它不仅能为不能使用抗凝药的患者提供替代方案,还能与药物联合提升治疗效率、降低复发风险。
04、迈合医疗DVT抗栓泵,为临床与康复提供全链路支持
在众多医疗企业中,MedHealth(迈合医疗)已成为 DVT 物理防护领域的代表品牌。其推出的一系列间歇气压设备(IPC泵)与专用腿套广泛应用于三级医院及康复机构。
产品一览:
1、MHH800 / MHH800SQ 抗栓泵(医院基础型)
- 单腔/三腔定时加压,稳定输出
- 配合单腔/三腔腿套,适用于术后、ICU患者床旁应用
2、MHH900E 智能泵(高端临床型)
- LCD屏幕高清显示
- 计时、定时治疗可选
3、MHP800 便携泵(康复家用型)
![]()
- 无线续航达8小时,轻便携带,适用于出院后康复患者
- 搭配一次性或可重复使用腿套,操作简单
结语:
DVT 不再是“术后问题”那么简单。它牵涉的是全身免疫、血流动力学、炎症反应乃至遗传体质。我们欣喜地看到,国产设备的创新与临床智慧正在形成合力,从“治疗为主”转向“预防为先”。
迈合医疗MedHealth 将持续以专业的产品和服务,助力各级医院和患者群体,构建一个“可视、可控、可持续”的 DVT 防护体系。